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法印象 > 正文

文法印象

记经济法学知名学者张士元教授

作者:
时间:2014-01-08
阅读次数:

我校经济法学科主要奠基人

——记经济法学知名学者 张士元 教授

(撰稿:刘雯)

  \

张士元,男,满族,1937年生于北京,中共党员,维多利亚老品牌vic法律系教授。 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曾在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和企业长期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在湖北财经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大学从事经济法教学与研究。曾任北方工业大学经济法研究所所长、中国经济法研究会顾问、北京市经济法研究会副会长。任教育部第一届法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湖南大学等多所法学院兼职教授,是北京大学法学院经济法博士生导师组成员。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研究方向:经济法基础理论、公司法、企业法

教授课程:经济法、金融法、企业法

代表著作:《经济法》、《经济法探索之路》、《经济法概论》、《经济法通论》、《经济法教程》、《经济法基础理论》、《新编经济法学》、《公司法》、《公司法概论》、《股份制企业、公司、公司法》、《企业法》、《中国企业法律制度研究》等经济法和公司法理论专著和教材。

代表性论文:《试论经济法的主体范畴与分类》、《试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论经济法的法律特征》、《论摩莱里的经济法律思想》、《浅论经济法学的范畴》、《论经济法体系》、《初识经济法学的基本范畴》、《试论国家机构的经济职权与间接控制的法律调整》、《论我国公司的责任形式》、《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探索》、《完备的经济法规体系的基本标志》、《试论母子公司的法律关系》、《控股公司的职权和法律地位》、《论经济法的主体》、《论公司的社会责任》、《对经济法的回顾与期待》、《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立法》等60余篇经济法和公司法学术论文;近几年来,主持并参与了国家哲学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软科学研究课题16项。上述成果有12个项目14次获奖。

“不接触实际,不能成气候”

张士元 教授1956年起求学于燕园,原学习专业为印度尼西亚语,但一年后因机缘巧合转为学习法律,这一学便是五年。他在我国这所最高学府里“熏”了六年。当询问他毕业后为何不直接从事法律专业时, 张士元 教授淡淡一笑说道:“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不是自己选择职业。”届时国家正执行第一个“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国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工作上来,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做了近十年的物资分配及管理工作,1972年后又在大三线企业工作近十年,这二十年的工作经历,使得他了解、熟悉并掌握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物资分配、资金运作等经济管理工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大潮开始,在此契机下, 张士元 教授于1981年“归队”,到了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任教,他谈到:“有一个时代需要的大舞台,有我的专业学习背景,有我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积淀,在我的职业选择上很自然的把法与经济结合起来,我选择了经济法。”从此,他与经济法结下了不解之缘。1989年, 张士元 教授返回北京,到北方工业大学任教,并开创性的对我校经济法学科建设进行了大量的奠基性工作,自此,在我校一直到退休,直到现在还为我校的经济法学科贡献着他的巨大力量。

张士元 教授表示,这一路走来,虽然自己曾有航海梦、天文梦等,尽管从事的工作都不是自己最满意的选择,但是在每个工作岗位中他都尽心尽力,而且能够出色的完成任务,将“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无论到哪个单位,这个单位它离不开你”作为信条。他解释道:“如果这个单位需要你,便说明你的本职工作做得确实不错。”

在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期,经济法学还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谁都没有学过经济法,基本上没有可参照和借鉴的资料。大家都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力争运用法学、管理学、行政学等学科相关的知识和理论来认识,诠释经济法这个崭新的法律现象。 张士元 教授把20多年来的深厚经济工作经验与法律知识相结合,在教师岗位上边学边教,边教边研究,得出了“不到基层、不接触实际,不能成气候”的结论。经过30多年的努力, 张士元 教授已成为我国经济法学界颇有建树和影响的知名学者。目前, 教授虽已年过古稀,他仍然笔耕不辍,经过了三年的努力,在2003年,他完成并出版了国家出版总署十二五期间重点出版书目《中国企业法律制度研究》,并在有关全国多次高峰论坛上发表了几篇颇有见地和影响的文章。

  \

博学多才,谦虚治学

在做学问上, 张士元 教授可谓一把好手。他博览群书,知识渊博。笔者随手从他家中的书柜中拿出了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翻开来看,上面有黑色签字笔、蓝色圆珠笔、红笔、铅笔做的各样记号,还写着“必须注意经济工作”等批注,一看便知翻阅研读次数之多。他认为要多看经典的书和经典的杂志,学习一些国学知识,如《论语》、《老子》等等,不一定要很多,但要精读。

张士元 教授认为,教师首先要敬业,喜欢并且要爱护学生。老师要有各方面的知识积累,以扎实的理论功底为根基。做好传授知识的本职工作,重要的是传授方法,即授之以渔。 张士元 教授虽然德高望重,但是为人一直谦虚谨慎,他对笔者强调不能用经济法学界的“泰斗”二字来形容自己,就是“知名学者”已经很好了,可见 张士元 教授无论在治学还是与人相处上都十分谦虚。

至今, 张士元 教授指导答辩过的经济法博士论文,有记载的已有214人,其中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著名 高校的 博士。这当中也包括王利明、张守文等著名教授。正可谓硕果累累,桃李满天下。

张士元 教授门下2009级经济法研究生林土瑞这样评价他:“先生为人谦虚,淡泊名利,少有门派观念,胸怀宽广,在教授学生过程中,更多的是授人以渔。在先生座下这几年,我获得更多的是法学方法,即将表象的东西加以抽象概括出来,直至看清事物的本质。每次与先生交谈,我总是受益匪浅,极大地开拓我的法律思维和视野。”

\ 

爱好广泛,乐在生活

除了学术上孜孜不倦,让人更为惊叹的是 张士元 教授的兴趣爱好极多,身怀各类“绝技”。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他都能妙语连珠说出很多非常专业的术语。他主张一定要学会许多东西来充实自己,活得丰满一些,要多玩,要会玩。

在与笔者交谈过程中,他拿出了一个空竹,三两下便轻松抖了起来,整个人精神焕发,神采奕奕。他还指着书柜上面的两个风筝说他也是放风筝的一把好手。张教授在上中学时期是北京市航海俱乐部成员、滑冰运动员,曾是北大冰球队代表队的成员。除此之外,他也爱旅游,走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学过摄影,留下了不少令人赏心悦目的经典摄影作品。他酷爱音乐,是位很有水平的音乐鉴赏者。

    “同学们赶上好时候了,要珍惜把握住大好环境,不要错失良机,要趁年轻时多吸收营养,要像海绵一样多吸收水分,多充实自己。”——这是 张士元 教授给我们后生的建议。

版权所有  ©  维多利亚老品牌vic - vic维多利亚手机登录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晋元庄路5号瀚学楼7层,邮编:100144
 

信达互联
网站访问次数: